檳榔是什么東西?
發(fā)布時(shí)間:
2017-07-11 16:37
來源:
檳榔是什么東西?
中文學(xué)名:檳榔(通稱)
拉丁學(xué)名:Arecacatechu
別稱:檳榔子(名醫(yī)別錄,本草綱目)、大腹子、賓門、橄欖子、青仔
二名法:Arecacatechu
界:植物界
門:被子植物門
綱:單子葉植物綱
目:棕櫚目
亞目:須葉藤亞目
科:檳榔科
種:檳榔屬
分布區(qū)域:原產(chǎn)地為印度和東南亞直至太平洋島嶼
分類系統(tǒng):恩格勒系統(tǒng),1964
檳榔是什么東西?
植物屬性
形態(tài)特征
檳榔(BīngLáng)莖直立,喬木狀,高10多米,最高可達(dá)30米,有明顯的環(huán)狀葉痕。
葉簇生于莖頂,長1.3-2米,羽片多數(shù),兩面無毛,狹長披針形,長30-60厘米,寬2.5-4厘米,上部的羽片合生,頂端有不規(guī)則齒裂。雌雄同株,花序多分枝,花序軸粗壯壓扁,分枝曲折,長25-30厘米,上部纖細(xì),著生1列或,2列的雄花,而雌花單生于分枝的基部;雄花小,無梗,通常單生,很少成對著生,萼片卵形,長不到1毫米,花瓣長圓形,長4—6毫米,雄蕊6枚,花絲短,退化
雌蕊3枚,線形;雌花較大,萼片卵形,花瓣近圓形,長1.2—1.5厘米,退化雄蕊6枚,合生;子房長圓形。果實(shí)長圓形或卵球形,長3—5厘米,橙黃色,中果皮厚,纖維質(zhì)。種子卵形,基部截平,胚乳嚼爛狀,胚基生。花果期3—4月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
亞洲熱帶潮濕溫?zé)岬貐^(qū)廣泛栽。
地理分布
主要分布在中非和東南亞,如印度、巴基斯坦、斯里蘭卡、馬來半島、新幾內(nèi)亞、印度尼西亞、緬甸、泰國、越南、柬埔寨等國。我國引種栽培已有1500年的歷史,海南、臺(tái)灣兩省栽培較多,廣西、云南、福建等省(區(qū))也有栽培的。

是什么,檳榔,圓形,栽培,分枝,卵形,厘米,6枚,萼片,東南亞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
08-30
焦檳榔的功效與作用 焦檳榔屬于植物界棕櫚目棕櫚科,它屬于檳榔的炮制加工品之一。焦檳榔味道嘗起來有一些苦澀,對人體內(nèi)的積食氣脹有著很好的治療緩解的作用,可以有效的促進(jìn)人體腸胃的蠕動(dòng)作用,增強(qiáng)了我們體內(nèi)胃腸動(dòng)力的常規(guī)功能。下面更詳細(xì)的介紹一下焦檳榔的功效與作用。 焦檳榔性味歸經(jīng):苦、辛,溫。歸胃、大腸經(jīng)。功能主治:消食導(dǎo)滯。用于食積不消,瀉痢后重。用法用量:3~9g。貯藏方法: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,防蛀。
08-30
葉簇生于莖頂,長1.3-2米,羽片多數(shù),兩面無毛,狹長披針形,長30-60厘米,寬2.5-4厘米,上部的羽片合生,頂端有不規(guī)則齒裂。雌雄同株,花序多分枝,花序軸粗壯壓扁,分枝曲折,長25-30厘米,上部纖細(xì),著生1列或,2列的雄花,而雌花單生于分枝的基部;雄花小,無梗,通常單生,很少成對著生,萼片卵形,長不到1毫米,花瓣長圓形,長4—6毫米,雄蕊6枚,花絲短,退化雌蕊3枚,線形;雌花較大,萼片卵形
關(guān)鍵詞:
是什么,檳榔,圓形,栽培,分枝,卵形,厘米,6枚,萼片,東南亞